《指南录》后序课堂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4 8:46: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60字。

  《指南录后序》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掌握一定的实词和个别虚词的用法,掌握“为……所……”被动句式的用法。
  2、能力目标: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精神,体会其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所写的内容,掌握一定的实词和个别虚词的用法,掌握“为……所……”被动句式的用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在叙述中兼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文本只是载体,关键是教会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技巧,理解本文所涉及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一些被动句等语法性的内容,同时理解和背诵第五节。
  教学过程:
  一、由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引出文天祥。抽生背诵《过零丁洋》一诗。
  1、文天祥简介: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青原区)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在抗元过程里,文天祥对忠君与爱国二事处理得非常恰当。宋恭帝投降前,他起兵勤王;宋恭帝投降后,他没有跟着投降,而是坚持「君降臣不降」。后来,文天祥兵败被囚,元朝又利用宋恭帝去劝他投降,他还是不从。在他看来,宋恭帝是君主,不幸而失去国家,值得同情。但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决不能以忠君的行动去改变他忠于国家的信念。 文天祥不仅是一个爱国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大宋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他批评大宋「守内虚外」(即镇内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从众谋,发挥中书枢密院的作用,主张用人必须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由此可见,文天祥的政治主张,不但表达了时代的要求,而且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2、解题:指南录 :南宋文天祥自编的一部诗集名
  题目取自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思想。
  指南,即向着南方,“录”是诗集的意思。
  后序:诗集后记。
  本文是一篇序跋文章,作者通过对自身出使元营、逃归永嘉的历程的记叙,扼要地叙述了诗作产生的背景,同时也简要说明了诗集编辑的体例和目的,作序的时间和诗集命名,是一篇典范的书序;但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散文。写作上的特点是记叙中兼用了抒情和议论。
  二、初读作品
  作为文言文教学,这是一个基础环节,学生通过这一学习活动,能够疏通文章,了解文意,积累文言知识。这一环节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完成。以课堂检查为主。
  (一)、按照示例在文中或过去学过的文中找出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