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其它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4 20:10: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一封家书》中的情、理、法
                           (说课稿)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室         顾红
一.设计背景:
          写信是件简单不过的事,但其远非记叙文的“初级阶段”,通过区区一封信,便能看出一个人的文字功底、学识见地乃至情操修为。唐代诗人杜甫在《春望》中曾有“家书抵万金”的名句,可见在诸多书信种类中,家信有着独特的牵动人心的力量。因为其中流淌着亲情挚爱、寄托着万千情愫,是亲人之间最好的渲泻情感、获得沟通的方式。清代思想家黄宗羲在《与唐翼修广义论文》甚至提出,家书可以作为文章的最高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部分,也谈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可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力求跳出了教材,但同时又受课本中要求学生写求见信、自荐信的启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堂《一封家书》的写作指导课,成为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一次大胆尝试。
二.教学设想:
 1.通过了解书信的各种形式,认识其在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
 2.借助通俗歌曲(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让学生感受其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
 3.提供一则材料,学写一封家书.体味其中蕴含的情、理、法。
三.教学步骤:
(一)学生分组讨论:说说现代的信息社会中,写信这种相对古老而传统的交流方式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合理性? (引导其各抒已见,从争论中必然发现书信的形式正在改头换面。)
(二)认识书信的各种新面孔:
            便条——方便、自由、非正式的简短书信。
            明信片——广受欢迎的、时尚便捷的改良书信。
            贺卡——赏心悦目、传递情意的替代书信。
           “伊妹儿”——站在时代最前沿的网络书信。
            手机短信——公式化的懒人书信。
            由此可见,书信并没有远离我们,它仍在我们的生活中改头换面地出现。对它的一些新的样式我们不必去苛责什么,借用一位哲人的观点:“存在即合理。”
(三)复习有关书信的写作格式:(略)
(四)播映MTV:李春波的《一封家书》,让学生能唱的跟着唱一唱。
(五)演示(一)[歌词]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吗?
         最近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我现在广州挺好的,爸爸妈妈不用再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 干子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
         哥哥姐姐常回来吗?替我问候他们吧,有什么活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就写到这儿吧!
                                                                                                                                    此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