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6400字。
虞城高中200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上交,本试卷带回等待评讲。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本试卷工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拂(fó)晓 形骸(hái) 百舸(gě)争流 殚(dān)精竭虑
B. 精悍(hàn) 脸颊(xiá ) 惊魂甫(fú)定 肺腑(fǔ)之言
C. 酌量(liáng) 翘(qiáo)首 怏怏(yàng)不乐 呼天抢(qiāng)地
D. 折(shé)耗 甲壳(qiào ) 归心似(sì)箭 处(chù )心积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晦涩 批沙拣金 荼毒生灵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杜撰 流水帐 欲盖弥彰 胜不骄,败不馁
C.班驳 哈蜜瓜 集腋成裘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D.端详 相形见绌 杀一儆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中,司马迁居然是长须飘飘的老者。既然受过宫刑为何还会长胡子?见过太监长胡子吗?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B.“五一”节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广告:凡在本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C.今年的招生、考试、录取工作进展顺利,未发生一起徇私枉法的事件 。
D.周氏兄弟本来情同手足,周作人刚到北大上班不久,突然出了麻疹,鲁迅先生以为得了猩红热,结果虚惊一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关于2005年7月21日发生在英国伦敦的震惊世界的自杀式连环爆炸案,世界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
B.新一届市政府领导指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
C.财富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指的是你生活品质的优劣程度,而非你赚钱的多寡。要体会富有的滋味,不需靠亿万钱财,而是你要去过你想过的生活。
D.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5.下列各句标点符合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极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现在却看不到这画廊了。
C.《鸿门宴》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史记》?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少。
D.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百川归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根据目前最权威的语言学流派的看法,人类一生下来就有认识和形成语言的遗传天赋。这一定意味着,我们有接受一切信息的基因,有着一条条特殊的、人类所特有的DNA,能够认知语句的意义。如果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讲,人脑能产生词类以外的东西也是预先编码的。
这种观点跟一个非常古老的观念相符合,那就是,对于意义的理解力似乎在我们一生下来就植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一生下来就带着一些模板,随着生命的继续,把所有适合的东西都嵌入这些模板。我们积累信息,就像细胞积累能量一样,当我们碰巧找到一个与感受器直接匹配的事实,那么,我们的大脑深处就发生一次爆炸,那一观念突然扩大,收拢,充满新的能量,并开始复制。有时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爆炸,摇撼了一切,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想像受到了震动。
我们的生活靠的是把能量转换成话语,加以贮存,再以受控爆破的方式释放出来。没有语言的动物做不来这样的事。它们办事局限于一锤子买卖。它们也像我们一样,东游西荡寻找与假设相符的事实,但当感受器碰着对号的事实时,只有嗒的一声响。如果没有语言,像弹簧一样卷曲在信息里的能量就只能使用一次。
用言语从一处向另一处传播重要信息时,模糊性似乎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成分。为传达意义,经常需要有一种微弱的奇异感和扭曲感,没有语言的动物和细胞做不到这一点。淋巴细胞表面被按种别跟踪抗原,不能派该细胞去寻找完全不同的抗原;当蜜蜂使用偏振光追踪蜜源,像我们看手表一样观察太阳时,它不能分心四顾,去发现一朵花的动人魅力。只有人的大脑能这样做,面对被跟踪住的信息,也还能骋目他顾,不断寻求新的、不同的旨趣。
假如我们没有感知所有语言的字词所具有的这种模糊性和奇异性的本领,我们就无法识别意义中多种声部的层次,我们就会整年整月坐在石墙上抬眼望着太阳出神。的确,那样我们就会永世使用那二十六个字母讲讲柴米油盐,大概还会达到能够闲聊的程度,却不大可能从简单的词语进化到巴赫式的复调。人类语言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能防止我们停留在手边的事情上。
(节选自刘易斯·托马斯《细胞生命的礼赞·信息》)
6.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与感受器“直接匹配的事实”的一项是
A.与基因的预先编码相一致的信息
B.大脑深处连锁反应后产生的信息
C.动物寻找到的与假设相符的事实
D.蜜蜂使用偏振光而追踪到的蜜源
7.下列表述中,对“它们办事局限于一锤子买卖”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动物接受信息后,不会将信息的内涵转换成话语贮存,在遇到与之相关的具体或抽象的信息时,也不会使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