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ppt
- 资源简介:
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设计】_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_.doc(约2300字)
│【课前预习案】_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_.doc (约2680字)
└─【课件设计】_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_语文_高中_董翠红_3707840007
【课件设计】_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_.ppt(18张,)
背景音乐-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朗诵.mp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央视主持人集体朗诵)_标清.flv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mp3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音乐《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一、新课导入
爱国是一个古老的主题,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代代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与忧虑国家的命运相关。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祖国,怀着拳拳儿女之心,用诗歌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今天,让我们走进舒婷的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起倾听她的吟唱。 (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
1、学习诗歌的鉴赏技巧之一:朗读;
2、体会诗人忧国爱国的深情;
3、分析并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
三、检查预习(字音字形、学生展示搜集的材料)
1、给加点字注音:
疲惫( ) 熏( )黑 隧( )洞 蜗( )行
干瘪( ) 淤( )滩 驳( )船 勒( )进
簇( )新 胚( )芽 挣( )脱 笑涡( )
绯( )红 迷惘( )
2、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我们走近作者,走入作者的那个时代。请你展示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及本诗写作背景,简述你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参考预习案)。
四、诵读品味
(一)导读品味: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那个年代,仔细品味诗歌的感情。
1、指名学生朗诵第一节,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应用怎样的语调诵读?)其他学生点评,教师鼓励。
2、教师范读第一节,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吗?谈谈你的看法。(指导:结合背景,从诗歌所选取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上来考虑)
……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课前预习案
预习目标:
1.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的读音、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3.初步体会诗人忧国爱国的深情。
预习指导
一. 夯实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疲惫( ) 熏( )黑 隧( )洞 蜗( )行 干瘪( )
淤( )滩 驳( )船 勒( )进 簇( )新 胚( )芽 挣( )脱 笑涡( ) 绯( )红 迷惘( )
2.作者作品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 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 1969年下乡插队; 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1年全国优秀诗歌奖。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成诗却早在1976年“四五”运动之后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浩劫的摧残,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舒婷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3.关于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②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