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同步讲练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7 22:37: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910字。

  单元简介
  内容概览
  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作品的样式很多,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主要有两类:新闻特写和通讯。
  新闻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法,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段和场面,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报道形式。它不像通讯那样写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而是只选取全过程中最富有特征的一两个片段和场景加以描绘。因此其报道面比通讯更为集中,更为细腻。《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属于此类。
  通讯是一种采用多种表现手法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的特点是:详细深入,过程完整;生动形象、具体感人;议论抒情并用,感情充沛。《飞向太空的航程》属于这一类。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记者以眼睛为“摄影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报道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可有多个角度、多个侧面的选材和表现,而本文作者以高超的选材技巧,巧妙地抓取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以见证者与目击者的身份准确生动地再现了这一历史时刻的真情实景,获得极佳的艺术感染力。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描述了曾经是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地方如今却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的情形,似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出。然而在这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却以在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写出了没有新闻却极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
  《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篇文章,作者经过实地考察,以确凿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评点,把劳动强度重、地位低、待遇差、苦难深重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不幸遭遇公布于众,有力地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残酷剥削和压榨中国工人的罪行。
  《飞向太空的航程》选取了“神州”五号飞船发射这一极具新闻价值的事件,并依此回顾了中国的飞天梦,透露出自豪与骄傲之情,突出了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神州”五号载人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经过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人类航天史也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单元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会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主观评价,据此掌握分析一篇新闻的内容结构及写作特点的方法。
  3.通过学习,养成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3、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4、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培养爱国热情。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1.周婷、杨兴: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这四位记者通力合作,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文章,真实、准确地描绘了盛大庄严的香港主权交接仪式。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2.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1922年—2006年):美国著名记者,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