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ppt191
- 资源简介:
边城
《沈从文的最后40年》.pdf
备课参考资料.doc
备课参考资料2.doc
边城(武健).ppt(31张)
边城教学设计.doc (约2710字)
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pdf
吴世勇《沈从文年谱》.pdf
教学设计
*边城
1、教学目标
(1). 梳理主要情节,重点抓住端午的情节来体会翠翠与傩送的情感发展。
(2). 通过人物描写以及相关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欣赏沈从文小说的人情美。
(3)、知人论世,初步了解沈从文的“边城理想”的基本特征。
2、学情分析
这是一次活动展示课。因主客观条件所限,课前不能与学生见面沟通,仅与该班语文教师短信交流,请他安排学生预习一下文本,未布置任何明晰预习作业。另外,授课班级是浙江师范大学附中高一(12)班学生。从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特征来说,对于沈从文笔下“边城理想”的理解,会有相当的隔阂。
课前与学生交流,询问预习感受。大多学生说看不懂,有些学生说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对沈从文也不了解。也有几名学生说喜爱小说的语言,很美,但对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有些不明白。
因学情的不可知,课前准备了两种版本的PPT课件:一个是简案,是在学生能较好地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下使用的;一个是详案,如果学生预习不到位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浙师大附中高一(12)学生预习的情况,确定选用PPT详案课件。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如何在一节课中学会对长文进行梳理,抓住主要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从达到小说阅读的基本审美体验。
【教学难点】
如何体会与理解沈从文小说中的独特的“美”。
4、教学过程
【导入】
(PPT投影香港影星林黛)1952年,《边城》被香港长城电影公司拍成电影,改名《翠翠》,由林黛扮演女主角。大家看看林黛的照片,看看她扮演翠翠可以吗?
【讲授】文本探讨
一、主要情节梳理及人物分析
1. 翠翠形象质疑
讨论明确:
太时髦,太现代化了,她不是我笔下的翠翠。
—— 沈从文
2. 主要情节明确
问:课前很多同学说,预习时感觉故事太长,理不出头绪来。大家看看,如果我们想通过主要情节来分析翠翠与傩送爱情的话,应该抓住什么情节呢?
讨论明确:课后“活动体验”第3题第三段引文就有提示线索:
翠翠的感情成熟是靠一年一度的端阳划龙船来显示的。
——美•金介甫《凤凰之子:沈从文传》
3. 三次端午对比
我们来看看前年的端午。(PPT投影小说选文中的两组句子)
但是只是自己一个人可不好玩
可是一个人玩有什么意思
假若爷爷死了
爷爷死了呢
问:为什么翠翠反复强调“一个人”?为什么会想到“爷爷死了”怎么办?
讨论明确:这是翠翠内心萌发的对爱情的渴望,对另一半的期待。尽管她自己也不清楚,这是翠翠朦胧情感需求的外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