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学设计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 19:29: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30个字。

  雷电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2.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
  1.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培养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2.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重点
  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前6个自然段。体会作品的雄伟气势和浓厚的抒情意味。
  难点
  联系背景资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诵读法、研讨探究法。

  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是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屈原正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风、雨、电,那他期盼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郭沫若的《雷电颂》。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一生著述颇丰。1921年8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历史剧《屈原》《虎符》《蔡文姬》《武则天》等。

  1.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
  2.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统治集团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变本加厉地实行法西斯统治,扼杀言论自由,摧残进步力量。作家们不得不改用隐晦曲折的形式暴露现实的黑暗,抨击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在这种情况下兴起了创作历史剧的热潮。郭沫若是最杰出的代表。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与时代的责任,从对历史的回顾中汲取斗争的力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