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第三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29 11:40:4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5题,约4300字。
新课标,新体验
黄平科
[领悟思考]
1反复朗读课文,注意体味节选部分表现的主旨和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2.《离骚》中诗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写他对香草幽花的喜爱。用“江离”“辟芷”“秋兰”“宿莾”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能被深远的意境所吸引。注意结合语境充分理解比喻的含义。
3.“兮”字在文中有何作用?试结合诵读加以体会。
 [鉴赏评价]
血泪凝结成的生命挽歌。
——浅析《离骚》中的屈原悲剧形象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战国时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强大、富裕的道路,甚至由它来统一中国,于是提出了存君兴国的“美政”理想,即革除世卿世禄制度,剥夺贵族的世袭特权,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进而统一中国。
诗一开篇即表明自己出生贵胄(帝高阳之苗裔)、生辰吉利(寅年寅月寅日降生,得人道之正,天资聪颖。按:屈原出身楚国的少数民族巴族,而巴人崇尚虎)、名字美好(名正则,字灵君),意在显示自己高贵的血统、不凡的气度以及内在的美质——楚王和贵族们,你们休要瞧不起我,我的祖先比你们更高贵!
诗人并未直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而是借香草喻内在的美德,用美人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喻现实中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喻君王失信……幽花香草,吸纳天地之灵气,凝聚宇宙之精华,佩戴亲近他们,象征了诗人洁白无瑕、纯粹高尚的理想人格。刻画出高洁动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他迫切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对奸邪卑鄙的“党人”,屈子嫉恶如仇,鄙视群小(唯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与险隘)!对执掌国家命脉的君王,他希望国君能“弃秽”“改乎此度”,他心甘情愿做向导(“来吾道夫先路”),把国家引向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千万不能像桀纣那样狂乱放纵,贪图“捷径”而寸步难行!对昏庸的国君听信谗言、“中道改路”,屈原指天为正,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对君王的赤诚衷心(“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在腐朽贵族统治集团的打压下,诗人最终遭谗见废,导致“美政”理想的幻灭……屈原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令人深思。
大家知道,儒家高扬道德大旗,重视人伦道德对整合社会秩序的绝对意义,崇尚“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之道。主张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屈原,不仅把“修能”(修饰才能)作为圣人的目标,而且具有浓厚的以圣人自许的倾向。他追慕圣人的目标在于为楚王引路,使之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王。试图以道德理想促成“美政”理想的实现,通过高扬道德理性来整治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