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308
- 资源简介:
共15张,约1040字,1个音频素材。
《故都的秋》教案
授课时间:2015年12月9日
授课班级:高一(2)班
授课人:马延利
设计意图:《故都的秋》设计三课时,《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深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存在困难。所以,教者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了反复的诵读,分析了文章题目的深意,找到了课文的文眼,即“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并对此做了分析;另外概括了文中描写故都秋景的五幅画面内容,并让学生反复诵读,自主赏析景物描写中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鉴赏景物描写清、静、悲凉的特点。
2.通过欣赏性阅读,了解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分析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阅读欣赏,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简要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赏秋景,品秋味,鉴赏景物描写清、静、悲凉的特点,了解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文中的景物描写中如何体现 “清、静、悲凉”的特点?
上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对文中的五幅秋景图分别做了自主赏析。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重点赏析第三自然段“庭院秋景图”,其他段落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