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与爱荣誉》ppt1
- 资源简介:
共13张,探究文本,理解内涵,教案约2160字。
《荣誉与爱荣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荣誉”的内涵,明确怎样“爱荣誉”。
(2)、 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3)、 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学情分析
在教授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篇演讲词《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敬业与乐业》,初步接触了演讲词这种文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演讲词的特征,掌握演讲的一些技巧。
3、重点难点
(1)、明确真正的“荣誉”的内涵。
(2)、演讲词中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敬业与乐业》,大家知道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什么吗?(明确:演讲词)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文体?(明确:演讲词是在公共场合对大众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一种文体。)
下面,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发生在我们知道的和“荣誉”有关的人和事。(明确:例如,孔子生前很贫穷,死后却获得了“至圣”“万世师表” 的称号。建国初期,毛泽东授予朱德、彭德怀、刘伯承等十大元帅的光荣称号。每年央视十大感动人物评选活动中那些获奖的人。)
这些获得荣誉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都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是不是一个人只有获得了社会的公认和赞许,才算是真正的荣誉?荣誉可不可以是来自对自我的一种肯定?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著名教育家罗家伦的这篇《荣誉与爱荣誉》,这两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请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确: 【1 段至 4段】提出荣誉与爱荣誉的论题 。 【5段至 8段】把 荣誉与名誉、虚荣、野心、荣宠作对比。【9段至 14 段】指出真正的荣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5 段至 17 段】)爱荣誉,特别是爱集体荣誉的重要性。)
总结演讲词的特点:条理性。
三、探究文本,理解内涵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1、荣誉的实质是什么?
(明确:荣誉就是人格,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明确荣誉的实质的?
(明确:作者先把荣誉和名誉、虚荣、野心、荣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