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月令》导学案2
- 资源简介:
约6330字。
葡萄月令
【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简单了解本文严谨别致、详略有致的结构特点。
2.通过朗读品味本文淳朴自然、闲适自在的语言。
3.通过想象和联想体会作者文人的灵性和雅致的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
【学习难点】通过想像和联想进一步体会文字间蕴涵的情感。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一代小说大师沈从文的弟子。他博学多识,情趣广泛,对书画、医道、戏剧与民间文艺都有深入钻研。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汪曾祺把自己的散文定位于写凡人小事的小品,抒写自己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中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灵,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2.写作背景
汪曾祺是一位“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以发现、再现与礼赞生活中的善与美为己任,他说:“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他认为美育“是医治民族创伤,提高青年品德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因此,他用他的笔一次次将“美”推向了极致。《葡萄月令》就是这样一篇文章,文中的葡萄简直就成了仙子,读来让人心头美得酥酥地离开了一切凡尘。人们赞叹说:《葡萄月令》“将葡萄这颗小小生命一月一月写来,竟然写出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徐卓人《永远的汪曾祺》)
【课堂学习】
自主预习
1.字音识记
茵陈蒿( ) 桦木( ) 刨坑( ) 摽紧( ) 缚住( )
挖窖( ) 泱泱( ) 嘬奶( ) 用剪刀铰( )
瘪果( ) 笤帚( ) 铁锹( ) 暖和( ) 挺括( )
2.辨形组词
蒿( ) 杯( ) 纽( ) 膨( )
篙( ) 抔( ) 钮( ) 澎( )
3.词语解释
月令:
泱泱:
沁人心肺:
璀璨琳琅:
4.近义辨析
(1)节制•控制
节制:指挥管辖;限制或控制。控制: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
例句:①葡萄抽条,丝毫不知________,它简直是瞎长!
②敌人制高点的火力________了整片开阔地,很难继续前进。
(2)大概•大约
当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时二者通用。“大约”还可表示估计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