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17 22:05: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3160字。

  龙岩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做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
  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杜
  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
  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记载:“真宗问进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
  丁晋公独日:‘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日:‘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
  钱。”’宋代陈岩肖《庚溪涛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
  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
  过:“长安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爽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
  ‘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据《新唐书。食货志》记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
  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干。”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
  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
  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
  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痔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
  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
  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干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干沽一斗”。
  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
  十干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
  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是渊源有自。
  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
  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
  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
  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
  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
  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王夫之所言甚是,但是这也表明了要渎懂唐诗,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因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或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诗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了酒价。
  B.杜甫在自己的诗中提到的三百钱一斗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C,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D.陈岩肖认为,杜甫的诗除非特意去纪事,都会经常记录当时当地的产品和物价情况。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描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王嗣爽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朝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唐朝酒的价格确实比较贵。
  C.杜甫的“三百青铜钱”之说不过是袭用成语罢了,北齐时期倒真正有可能一斗酒三百钱。
  D.中国历史上酒的价格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比较大,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价格应该不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曹植的叙述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人在诗歌中普遍追摹和袭用他“斗酒十千”的说法。
  B.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诗歌是一种文学形式,把它所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合适的。
  D.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这说明读者并没有真正的读懂唐诗。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
  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
  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