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中2016届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一)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16 11:58: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4670字。

  秘密★启用前
  四川省高中2016届毕业班“•名校联盟”测试(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质疑……绝不能失去神圣的好奇心。”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
  1955年忠告我们。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声称好奇是发现的关键所在。当
  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尼尔•德•格拉斯泰森声称好奇是人体DNA的关键部分。然而,好奇
  在历史上并没有从一开始便享受到如此广泛的认可,它曾有过一段被贬低的文化历程,其中,
  最令人着迷的当属好奇和惊奇的对比。
  对希腊人而言,好奇甚至都不是一个能够清楚表达的概念,以至于他们认为好奇就是惊
  奇的对立面,是惊奇的性情善变的双胞胎兄弟。亚里士多德相信人类生来就渴望知识,但他
  认为好奇对哲学的作用微不足道。好奇只不过是漫无目的、无知愚昧地窥探一些与我们根本
  无关的事情,而惊奇则重要得多,是探索的根源所在。亚里士多德写道:  “正是由于惊奇,
  人们才会从最初到现在一直进行哲学探讨。”
  一直到17世纪,惊奇都备受推崇,而好奇则受到百般诋毁。表面看来,惊奇似乎融合
  了诗意的敬畏之情,但惊奇之中还有温驯的信仰,这一点与好奇的积极参与大相径庭。意大
  利作家切萨雷•利帕在其大受欢迎的寓意画册《圣像学》( 1593)中,将好奇描绘成一个衣
  衫不整的放荡妇女,“好奇是一部分人肆无忌惮的欲望,他们渴望知道本不应该知道的事情。”
  好奇的反动特质在基督教神学中一直是个显著的主题。  “吃了它,你的双眼就会睁开,
  你会像上帝一般”,毒蛇指着智慧树上的果实对夏娃说道,好奇因此成了人类罪恶的根源。
  学习《圣经》的学生们一直以来都被再三警告要尊重探索的底线,提防过多的学识。《圣经•申
  命记》中写道:“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所罗门警告道:“有多少智慧就有多
  少烦恼,也就增加了忧伤。”钦定英译本《圣经》中写道:  “不要好奇不必要之事。”人们
  还认为圣保罗在其训诫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不要妄图了解上帝的事情”——然而事实
  上,圣保罗并没有写下这句训诫,这一事实本身就是意味深长,暗示着误译是为了迎合当时
  的主流偏见。
  好奇的核心问题在于被认为是由过分的自豪感所激发。无意义学识的累积的危险并不是
  害怕有人会变成另一个撒旦,而是怕有人会变得浮夸傲慢而不肯在上帝面前虔诚地低下头。
  12世纪晚期的神学家亚历山大•尼卡姆呼喊道:  “哦,好奇!哦,虚荣!哦,好奇!哦,
  虚荣!”
  另一方面,惊奇那有无条件的服从特质,却恰好符合宗教传统。宗教界急需的是虔诚卑
  微,因此奥古斯汀推崇惊奇而贬低好奇。惊奇中没有任何轻浮或享乐的成分。惊奇灌输的思
  想是敬畏,时时提醒我们自己在上帝荣耀面前的无力和渺小。这正是为什么惊奇在大自然的
  壮美面前被视作教化后的反应,心甘情愿地相信奇迹和圣迹不仅是值得赞扬的,并且几乎就
  是一项宗教职责。至于好奇嘛,就像怀疑一样,是缺乏忠诚和信仰的标志。
  (摘编自Maria Popova《好奇和惊奇有什么不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偷食禁果是人类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恶的开端,据《圣经》记载,
  夏娃的“好奇”成为了人类各种罪恶的根源。
  B.《圣经》是神圣的,要对它有敬畏,不能越雷池一步,这就是“惊奇”的理论基础,
  正因为有坚实的理论支撑,所以大家都反对“好奇”。
  C.英译本《圣经》添加圣保罗并没有写下的训诫,是为了迎合当时对“好奇”的主流
  偏见,以避免有人不肯在上帝面前虔诚地低下头。
  D.  《圣经》反复强调要尊重探索的底线,不要去探索属于神的隐秘的事,不要对不必
  要之事“好奇”,都是为了确保基督教神学的地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人广泛认可的“好奇”,而在17世纪以前,却认为“好奇”是无谓地探究那些
  本不应该知道的事情,受到神学的百般诋毁。
  B.随着知识的增多而发现世界的奇妙而对此感到“惊奇”,于是有了敬畏之情,进而
  教徒们就对创造了这个世界的上帝产生了信仰。
  C.宗教需要人对上帝的虔诚,要使人感觉到自己的卑微,因此贬低具有质疑和探究精
  神的“好奇”,推崇有服从特质的“惊奇”。
  D.“好奇”就是漫无目的怀疑,是缺乏忠诚和信仰的标志,自基督教产生以来,教徒
  们都诋毁“好奇”,以保持对上帝的忠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因“好奇”而有所发现,有所质疑,进而努力探索,这种可贵的精神在人类文
  化发展中曾有过一段被贬低的历程。
  B.在大自然的壮美面前表现的“惊奇”,心甘情愿地相信这些奇迹和圣迹是神的安排,
  这是人们受宗教教化后的反应。
  C. “惊奇”是对大自然的推崇、膜拜,  “好奇”是对大自然的质疑、探究,前者强调
  回归自然,后者强调改造自然。
  D.因为“惊奇”灌输的思想是敬畏,恰好符合宗教传统,所以17世纪之前的基督教神
  学推崇“惊奇”而极力贬低“好奇”。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也。法尚少果劲有风概,好读兵书。
  高祖受禅,拜巴州刺史,破三 叛蛮于铁山,复从柱国王谊击走陈寇。迁衡州总管四州
  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后上幸洛阳,召之,及引见,赐金钿酒钟一双,彩五百段,
  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法尚固辞,上曰:  “公有大功于国,特给鼓吹者,
  欲令公乡人知朕之宠公也。”固与之。岁馀,转黄州总管。上降密诏,使经略江南,伺候动
  静。及伐陈之役,以行军总管隶秦孝王,率舟师三万出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