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河北专版):古诗词鉴赏(含比较阅读)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16 9:40: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090个字。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1讲 古诗词鉴赏(含比较阅读)
  2010~2015年河北中考命题分析 2016年河北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2015年中考古诗词阅读内容仍出自课标34首诗词曲,创新性地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式,主要考查内容为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分值达到了7分。
  预测2016年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范围仍然为课标34首诗词曲,分值仍然在5—7分。考查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更注重对内容的理解和诗句的综合赏析,还有文学常识、内容理解、朗读节奏、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题型以填空、简答、选择为主。
  2015 《望岳》与《春望》 内容理解 填空 6 4
  诗句赏析 选择 7 3
  2014 《己亥杂诗》 文学常识 填空 6 1
  写作方法 简答 7 2
  诗句赏析 简答 8 3
  2013 《天净沙 秋思》 文学常识 填空 7 1
  思想感情 选择 8 2
  诗句赏析 简答 9 3
  20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学常识 填空 7 1
  景物描写 简答 8 3
  诗句赏析 简答 9 2
  2011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内容质疑 拟题 7 2
  词语赏析 简答 8 2
  201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文学常识 填空 7 2
  《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语文》明确指出了考试范围:古代诗词阅读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4篇作品为主。即:1.关雎 2.蒹葭 3.观沧海 4.饮酒(结庐在人境)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次北固山下 7.使至塞上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9.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10.望岳 11.春望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观刈麦 17.钱塘湖春行 18.雁门太守行 19.赤壁 20.泊秦淮 21.夜雨寄北 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3.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4.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2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6.登飞来峰 27.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9.游山西村 30.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31.过零丁洋 32.天净沙•秋思 33.山坡羊•潼关怀古 34.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考试内容:①理解词义和句意;②划分朗读节奏;③欣赏词语和句子;④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⑤体会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2015•河北)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原创题)这两首诗的作者均为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________(人名)。
  【思路点拨】 依据标题、诗歌内容等要点与记忆的文学常识确定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
  【参考答案】 唐代 杜甫 ⇨考点一:文学常识
  【方法指导】 文学常识类试题主要考查重要的作家、作品或文学流派等。应对办法只能靠记。建议可以分类、分年代记,一定要记准、记牢、写清、写对,不能出现错别字。
  近几年河北省中考加强了文学常识的考查,在日常积累中应加强对诗词曲的题目、作者、朝代和典故的记忆。 
  2.(原创题)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每句划一处)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路点拨】 这两首诗均为五言律诗,五言诗按“二三”拍划分节奏。
  【参考答案】 (1)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考点二:划分朗读节奏
  【方法指导】四言诗按“二二”拍划分,五言诗按“二三”拍(划两处为“二二一”拍或“二一二”拍)划分;七言诗按“四三”拍(划三处为“二二二一”拍或“二二一二”拍)划分。词的节奏划分可根据音律及意思来判断。表达意思相对完整的词语要划在一起,不可随意拆分。
  3.(原创题)“国破山河在”中的“国”具体指什么?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词义的理解。“国”有两种含义:国家和国都。联系诗人被围首都长安的背景,应解释为国都。
  【参考答案】 国都 ⇨考点三:理解词义和句意
  【方法指导】 词语理解是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词语的本义;二是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可以从遣词用语和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理解词义和句意要做到准确、通顺、富有诗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