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师友互助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21 20:53:15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70个字。

  “师友互助”导学案
  Zzggcc1974
  课题:21  桃花源记
  授课年级:八年级设计:审核:
  课前探究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含义和古今异义现象。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学习重难点】
  1.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含义,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了解本文所反映的社会理想,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这种社会理想。
  【学习流程】
  1.解释加点的词。
  (1)缘溪行()(2)屋舍俨然()(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黄发垂髫()(5)延至其家()(6)此中人语云()
  (7)诣太守()(8)欣然规往()(9)未果()
  2.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
  (1)阡陌交通古义: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
  (4)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
  3.解释下列多义字:
  复前行,欲穷其林()处处志之()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寻向所志()便扶向路()
  寻病终()寻向所志()
  4.本文以为线索,描绘了一个.            .            的桃花源。
  5.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后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6.“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
  7.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放飞想象的翅膀,想象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这理想在当时社会能实现吗?
  8.深入探究: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