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1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长春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6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21 18:16: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9张。有教学设计,约2670个字。

  水调歌头
  1、教学目标
  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全文
  理解作者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表达的感情
  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的人生感悟
  难点:情景交融的写法。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勾新月会让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啊,好诗多在明月中。同学们在抬头赏月之时,能想起哪些古代诗人们写到的月亮的诗句呢?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陶渊明《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说了这么多,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这首《水调歌头》,看看他将围绕月亮为我们诉说什么。
  二、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词坛豪放派的创始人,与南宋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才华横溢,文采出众。但在仕途上却几经沉浮,不能得志,多次被贬。然而他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令人佩服不已。
  三、背景介绍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即丙辰年)中秋节夜晚。当时41岁的苏轼被贬至密州(今山东)与其弟苏辙(子由)二人已有七年没有相见。此时的苏轼心情抑郁不欢,时值中秋,禁不住思绪万千,乘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佳作,一来询天问月,排解愁绪;二来抒发思念子由之情。
  《水调歌头》是一首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它究竟有多美,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四、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希望同学们在读中领悟诗词意境观看朗诵视频,注意节奏、语调、情感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范读
  3、齐读
  五、赏析诗歌
  同学们通过读课文已经初步感知了文本。要想读得声情并茂,我们还要学习课文的意思,深入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