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赵丽宏)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感受文学的特征和功能,促进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的提高;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认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作用,并积累和学习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认识文学的特征、内涵和功能;
2、 品味形象生动、蕴涵丰富哲理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走进初中生世界,会有无数大门呈现在你的眼前,等待你开启。捧起这本语文书,一扇中华民族文化的大门即将为你开启。(出示幻灯片1)
二、 初读课文。
1、 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生字正音。(出示幻灯片2、3)
2、 学生散读课文。概括阅读的初步感受:
作者要为你打开一扇什么样的门?作者对文学有怎样的认识?具体在哪些段落表达这种认识?
3、 齐读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
三、 阅读分析,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 文中“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你接触(开启)过哪些“门”?打开这些“门”对你有什么影响?(出示幻灯片4——14)
“门”比喻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2、 重点阅读第四自然段。(出示幻灯片15)
了解本段各层次内容: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文学与现代人发展的关系。(出示幻灯片16)
3、总结全文内容,归纳结构层次。(出示幻灯片22)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开门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5自然段):收束全文,激励人们走进文学大门。
四、 课堂小结。
文章以“门”设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世界上有种种未知领域,“为你打开一扇门”的意思就是为青少年打开“文学”这一领域的入口,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文学的无限风光。“打开”是题眼,文章围绕“打开”二字,展开思路:亲近文学,领悟文学。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
五、 布置作业。
1、 积累词语。抄写生字词。
2、 摘录文中优美语句或哲理性语句。
第二课时(品味语言)
一、 检查作业,交流摘录内容。
数字展台,展示优秀作业。
品读、评析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文学特征、内涵、功能、意义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