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月诗初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2 14: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00字。
李白写月诗初探
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   张可敬   335101
e-mail:zkjyuwen@hotmail.com


中国文学史是一段闪光的历史。李白,唐代浪漫主义文学中一颗璀璨明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添加了厚重的一笔。其诗极尽想像之能事,在民间广为传诵,大都为脍炙人口的佳作。然而,有一种现象值得探索,那就是在李白所创作的诗篇中,写月的诗占了较大数量。蘅墉退士编,章燮注疏的《唐诗三百首》共收录李白诗作33首,其中16首与月亮有关;在陶今雁所著《唐诗三百首详注》中,李白诗作入选29首,写月之诗有15首。以上两组数据说明:在李白诗作中,写月之什较多。也许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偶然现象罢了!这是偶然吗?不,决不会只是偶然现象。李白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值得研究。
要求对李白喜欢写月这一事实作出合理的说明,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月亮这一传统意象在诗中的代表性含义这两个角度进行解说。
一、 李白,怀才不遇的一生
要明了李白与月亮之缘,就应该分析李白的一生。因为无论哪一个作家都会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经历写进诗中。
李白,生于碎叶,其家庭可能是富商,幼年所受的教育,除儒家经籍外,还有六甲和百家,其才华在少年时期便开始显露出来。“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二十岁之后,他开始在蜀中漫游,曾登峨眉、青城诸名山。这一次漫游,扩大了他的见识,对他的思想影响也很大。他在《代寿山谷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管窥这段文字,李白的远大志向可见一斑。他抱定了要做一个匡扶家邦,济民救世的人。李白开始朝着自己的远大志向奋进。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淅的漫游而兼求仕的时期,踏上了实现理想的征程。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他漫游名山大川,当然有恣情快意的一面,又隐含寻找道家名流,以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因为李白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向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他希望凭自己的才华引起统治者的重视,从而入仕。
天宝元年,李白四十二岁,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下诏征赴长安。此时,李白高兴万分,以为理想可以实现了。他激动地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走进长安,然而,也走进了他的烦恼。原因是唐玄宗只把他看作是点缀升平和宫廷生活的御用文人这与他的“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相差十万八千里。供奉翰林使李白感到政治理想的破灭,也让他感到长安不可久留。在度过一段狂放纵酒的生活之后,他上书请还,“五噫出西京”,心情沉重地离开了这个他曾梦想多时又彻底失望的京师重地。
纵观李白的一生,有喜也有悲,有愁苦也有狂放,有豪放也有孤独。在他身上兼具多重性格。当他信心满怀时,他“欲上青天揽明月”;当他壮志难酬时,“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当他忧思难遣时,他“举杯邀明月”;当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