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4190字。
《老房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点,体会其中思维缜密、思辨色彩浓郁的特点。
2、鉴赏文章语言清晰、准确、分析细致、透彻的特点。
3、把握作品中作者对即将逝去的事物表现出的由衷的无奈与感叹。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加点字注音
歙县( ) 棹楔 ( )( )鸱吻( ) 白垩( ) 易圮( ) 唱棹转毂( )
服贾( )四方 黟( )县 夥( ) 杂俎( ) 僭越( ) 柱磉( )
囊橐( )满盈 栉比( ) 兵燹( ) 闳大( ) 胼( )手胝( )足
2、解词
舍本逐末:
囊橐满盈:
胼手胝足:
服贾四方:
唱棹转毂:
鳞次栉比: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每个部分的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14):
第三部分(15—18):
第四部分(19—23):
第五部分(24—26):
2、简单概括作者从哪些方面对徽州的老房子作了说明,除此之外,你还能从文中初步感受到什么?
三、文本研习。
1、阅读第一部分思考:为什么“潜口民庄”对作者而言,“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
2、结合文本信息,探讨第二部分从哪几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徽州老房子的特点?体会文章语言清晰、准确、分析细致、透彻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重点介绍了木雕艺术?
4、研习第三部分,讨论这一部分作者从什么角度写出了徽式建筑的哪些不足?
5、研习第四部分,老房子在时代发展、社会变迁情况下又怎样的命运?流露出作者了怎样的情感?
6、研习第五部分。文章作者最后写道:“由此,我也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体会此句在行文中的作用和内涵。
7、结合文本,分析行文思维缜密、思辨色彩浓郁的特点。
【拓展阅读】
1、怎样解读状物类散文 ?
散文从表达内容上大体可分为叙事写人类、写景状物类、议论说理类等,其中最难理解的是写景状物类散文。而所谓状物,简单地说,就是描绘事物;具体地说,就是将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光泽等形象地描绘出来。怎样解读状物类散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