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90字。
初中第二册《陋室铭》导学设计
[导学目标]
1. 理解本作者的思想品德和生活情趣。(人文)
2. 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及其引申义。(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能力)
[导学时间]
一课时
[导学设计]
343+点拨导学式
1. 切入有力:刘禹锡七言律诗。
2. 居高总揽:“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主动创新:对古代文人,士大夫思想品德和生活情趣的理解,联系现代生活谈体会。
4. 拓宽升华: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
5. 语言:文言文朗读,背诵与理解。
6. 思维:分析,归纳,想象。
7. 迁移:古代与当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情趣。
[导学安排]
a)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在上个单元曾学过的一首七言律诗吗?明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同学们还记不记得这首诗的作者呢?明确:刘禹锡。这首诗里有一句富有这里流传至今的名言大家还记得吗?明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首诗再背一遍呢?(要求学生背齐,老师提示第一句,学生背完好老师给予称赞)。
想这样好的作品和好的诗人都是流芳千古的。刘禹锡不仅在诗歌领域大有作为,而且在散文方面同样有脍炙人口的作品出现。比如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刘禹锡的散文《陋室铭》就是一篇流传至今广为传诵的佳作。(板书题目)
1. 解题:陋室铭
所谓陋室,顾名思义就是简陋的房子。
铭,古代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补充:①篇幅短小②一般是押韵的
2. 老师范读一遍,注意两个字的读音。
馨(xīn)香气,这里是品德高尚。
牍(dú)木简,这里是官府的公文。
3. 学生齐读一遍,老师小结。
朗读散文和朗读诗歌一样,一定要有韵味,何况我们这篇文章在语音本身就是押韵的。另外,朗读是应有节奏感,时紧时慢,跌宕起伏,要把文字中蕴涵的感情用声音表达出来,从而感染读者。下面我们听一段录音中的朗读,好好地体会文中的感情色彩,然后我们再读一遍,看有没有进步。
4. 听完录音后,学生再齐读,老师给予鼓励。
二.分析课文内容
陋室铭,可见刘舜锡的房子确实很简陋.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想买新房,住豪宅,不但新房子要装修的富丽堂皇,连旧房子也不甘落后也还要装扮一番.不仅如此,还要相互媲美,引以为豪.但是刘舜锡为什么偏偏爱住简陋的房子呢?并且还富有情趣,别具一格地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