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教案13
- 资源简介:
约4130字。
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
2、了解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法
2、学—议—讲—练相结合
3、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同学情谊,使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2、体会司马迁对观众的看法及写此传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难点:了解司马迁为管仲列传的目的及课文所蕴藏的人才观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自学导案】
1、熟读课文、正音正字
颍上(yǐng) 鲍叔牙(bào) 匡(kuāng) 仓廪(lǐn)
齐桓公(huán) 少姬(jī) 给予(jǐyǔ) 好恶(hàowù)
2、课前布置翻译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分析文章管鲍之交内容
教学重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能力培养及文章鉴赏分析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首先我们来看管仲祠堂内的一幅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上联提到的是管仲之才,下列褒奖了管鲍的友谊。
二、朗读 ,完成自学导案
颍上(yǐng) 鲍叔牙(bào) 匡(kuāng) 仓廪(lǐn)
齐桓公(huán) 少姬(jī) 给予(jǐyǔ) 好恶(hàowù)
三、整体感知:
哪些段落写到管仲的“才”,哪些段落写到“交叔牙”呢?
第一部分(1-2段),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第二部分(3-4段),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成绩。
第三部分(第5段),司马迁的赞词。
四、我们首先来看“管鲍之交”
1、齐读(1-2段),找出重点词句。
(三分钟后,同桌交流,答疑解惑;)(组内补充,老师提问,展示大屏幕)
2、重点字词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少:年轻;游:交往
B、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贫困:古今异
义,贫穷,处境困难;欺:骗,欺诈;善:好好地;遇:对待;
以为:古今异义,以(之)为,不把这件事对外人说
C、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已而:后来;事:侍奉
D、 及小白立为桓公:及:等到;立:登上王位;为:成为,做
E、鲍叔遂进管仲:举荐
F、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合:会合,联合;匡:使…得以纠正
G、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始:当初;困:处境困
难;贾:经商,做买卖;与:给
H、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