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月》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420个字。
8﹡短文两篇
1.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2.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3.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3.培养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1. 写作背景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1年,当时,二战进一步升级,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更加疯狂地、大规模地侵略中国,大片国土沦为敌战区,抗日战争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而国内的政治局势也变得十分复杂,国、共、日、汪之间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的抗战前途,在许多人看来,波诡云谲,变幻莫测,悲观失望的论调甚嚣尘上。但同时,依然有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2.走近作者
巴金,原名李尧棠,被称为中国的卢梭,现、当代作家散文家。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中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短篇小说集《复仇》《将军》等,散文集《还魂草》《龙•虎•狗》《随想录》等。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2005年11月,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