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教案及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1/1 22:53:4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10个字。

  <<河中石兽>>教案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二中学黄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在反复诵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抓住关键句深入分析,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准确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另外。
  2.抓住关键句深入分析,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直接揭示课题。
  一读:正字音、辨字形,音准形正记得准。
  河干(gān)棹(zhào)曳(yè)钯(pá)木杮(fèi)湮(yān )啮(niè)坎(kǎn)穴遂(suì)溯(sù)
  二读:明句读、划节奏,何处停顿心中明。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yì)断欤(yú)?
  (方法指导:注重文言语感按意义划分,在主谓之间、句首发语词、时间副词后需停顿等等,让学生在文中划出朗读节奏。)
  三读:知作家、记作品,朝代评价分得清。
  清代有一位著名学者,他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遗著有《阅微草堂笔记》。嘉庆帝御赐碑文—
  敏而好学可为文
  授之以政无不达
  他叫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朝短篇志怪小说,于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年间纪昀(纪晓岚)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在时间上,主要搜辑当时代前后的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之流传的乡野怪谈,或则亲身所听闻与身边的人所经历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南至滇黔、两广和台湾,并旁及南洋等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