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教案6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16 11:3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00字。

  《赤壁赋》之思想情感教案
  一、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高一学生学习的特点,我的整体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以王国维对苏轼的评价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兴趣,接着复习这篇文章的背景,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让学生了解苏轼生平所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以便其更加深入的感受本文所蕴含的情感,接着就进入对整篇文章的分析,通过朗读、听录音、讨论、问答等形式,对每一段分析,从而探究这篇文章的情感线索、作者的思想和人生观。最后将苏轼与陶渊明对比作为拓展,让学生更加鲜明的了解苏轼的思想境界。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和鉴赏本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他们独立思考,领悟古人的情感,感慨历史的沧桑。
  二、 教学背景分析:
  1、 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并提出“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课程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赤壁赋》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像山那样思考”这一单元的第五篇文章,这一单元主要关注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此文收入这一单元,目的是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感怀大自然的崇高,聆听古人的声音,感慨历史的沧桑,学习苏轼的精神并能怀古思今,反思自身。
  2、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中接触过文言文,在理解文意上应该不是太困难。《赤壁赋》是一篇赋文,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阿房宫赋》,对这种文体应该有些了解,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本文,应该更容易把握文章的结构以及包含的情感。但是学生之前接触的古文,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基本上是比较简单的、容易理解的,学生欠缺深入探究以及通过知人论世原则分析复杂情感的能力,可能会导致对这篇文章情感的把握不够透彻。
  三、 教学目标
  1、 熟读并背诵《前赤壁赋》
  2、 理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并归纳文章的主题
  3、 了解苏轼的相关经历,理解作者的人生观,学习其旷达积极的精神境界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