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15 15:52: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900字。

  《诗两首》教案
  【教学设想】
  本课所选的两首诗均为温婉、沉静的抒情诗,在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因此本文先将两首诗分别处理,之后再加一节课综合处理本课,以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对两首诗进行对比分析。相对而言,《再别康桥》所表达的感情更加单纯、明朗,而《雨巷》所传达的感情则更加朦胧、复杂,因此,也可以考虑先处理《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1、通过意象、联想、反复朗读等方式体会两首诗作者所表现的情感。
  《雨巷》:着重体会雨巷、丁香和姑娘这两个主要意象,体会诗作中哀怨、朦胧、落寞、惆怅,以及怀着一丝微茫的希望情感。
  《再别康桥》:依依别情、悠悠深情、宁静、温柔、细腻
  2、欣赏两首诗的艺术特点
  共同点:回环、复沓、音乐美、绘画美
  《雨巷》:虚实难辨、象征手法
  《再别康桥》:建筑美
  【教学难点】
  两首诗,尤其是《雨巷》,所表达的情感比较微漠、朦胧,甚至复杂,不像《沁园春•长沙》一般张扬、喷薄,因此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及联想才能体会、捕捉到作者的情感。与此同时,因其朦胧,不同的人诗歌就有着不同的理解,是故在引导学生恰当体会诗作情感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见解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雨巷》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美感。
  提问:
  提到雨、江南和小巷,你脑海里出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每个人,因其经历、情感状态的不同,在相同的环境下,所感受到的东西也都不一样。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诗人戴望舒在雨巷中看到、想到以及写下了些什么。首先请几个同学试着有感情地朗读《雨巷》。其它同学在听的同时,也要注意感受作者的情感,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二、从主要意象着手,贯穿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