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二单元ppt (课件+习题+单元过关检测,9份)
-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5《张中丞传》后叙.doc
5《张中丞传》后叙.ppt
6六一居士传.doc
6六一居士传.ppt
7陆文学自传.doc
7陆文学自传.ppt
8方山子传.doc
8方山子传.ppt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
5《张中丞传》后叙
没有“时乘”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陈独秀的最后岁月》一书第168页有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在重庆沈尹默见了陈独秀,作了一首诗赠他:
声名晦已久,不挂齿颊间。时乘逐入市,曲尽宜归山。
诗句中的“乘”应是“乖”。“乖”是一个多义字,有“违背、背离”的意思。“时乖”,是说时运不顺。元稹的《遣悲怀》中一诗就有“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之句,“百事乖”就是百事不顺。沈尹默写给陈独秀诗中的“时乖”的“乖”,也是“不顺利”之义。一个原本轰轰烈烈的中共创始人,沦落到了颠沛流离的境地,这就是所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时乖”写成“时乘”,就让人不知所云了。因为“乘”虽有多个意思,但与“乖”不相通。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吴均平
走近作者
简
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人称“韩昌黎”。贞元八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潮州刺史、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曾两次遭贬谪,但很快被召回京。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
韩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其文气势充沛、纵横捭阖,奇偶交错,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体的表达功能。
……
6六一居士传
“毛塞顿时开”什么意思
偶读《大家风范——我所知道的民主党派领袖》(新华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一书。该书资料翔实,文字洗练,但在第111页,有这么一句:“听君一席话,毛塞顿时开。”“茅塞”变成了“毛塞”,我不由得笑了起来。
“茅塞”出自《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专一,坚定地)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可见“茅塞”是茅草堵塞了路径。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无知,且多作自谦之词。上述图书将“茅”误作“毛发”的“毛”,就说不通了。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光羽
走近作者
简
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24岁进士及第,仁宗庆历年间,积极参加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被贬往滁州等地。到48岁方召回京师,晚年官至参知政事。65岁致仕,定居颍州,次年病逝。
……
7陆文学自传
“骨殖”怎么读?
2012年12月8日,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获奖演讲。其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莫言把“骨殖”读作“骨zhì”。这是不正确的。
“殖”的读音有两个:一个音读zhí。这个读音很常见,意思是繁殖、孳生,如“生殖”“殖民地”等。另一个音出现在词语“骨殖”中,该词读gǔshi(“殖”读轻声)。骨殖,义为尸骨,即尸体腐烂后剩下的骨头。在一些地区农村,因某种原因迁坟时,人们常说到“捡骨殖”。
另外,“骨灰”一词也令人生疑。既然埋葬的是“骨灰”,又何来“骨殖”?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刘二奎
走近作者
简
介 陆羽(733—804),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一字疾,或字季疵。不知所生,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为和尚积公拾得抚育成人。既长,从易经中卜得渐卦:“鸿渐与逵,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姓,羽为名,鸿渐为字,又自号桑苧翁、东冈子。性诙谐,闭门著书,不愿为官。一度为伶工,后学诗于李齐物、崔国辅,甚得爱重。
……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测试时间:120分钟 评价分值:120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卷帙(zhì) 矍然(jué) 螳臂当车(dānɡ)
B.颍水(yǐnɡ) 内讧(hōnɡ) 丢三落四(là)
C.愆期(qiān) 浣洗(huàn) 同仇敌忾(kài)
D.圬墙(wū) 哺育(bǔ) 拈轻怕重(niān)
解析:B项,讧hòn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蒲松龄博闻强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 B.踌躇满志
C.怀才不遇 D.洋洋洒洒
解析:D项,“洋洋洒洒”用于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A项,“博闻强识”指见闻广博,记忆加强。B项,“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C项,“怀才不遇”多指屈屈微贱而不得志。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拉动内需,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而美国也应当承担其应尽的责任,采取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
B.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就是要走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的特色,决不屈服外来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