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记趣》导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6 18:01: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930字。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 题:《幼时记趣》2课时  编写:黄培兵  审核:严汉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充溢于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2.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词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和想象
  【复习回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学生回答。
  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自学自悟】
  简介作品及作者
  1.《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浪游各地的见闻,以及他们的坎坷遭遇。文辞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2.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散文家。以作幕僚、经商为生,游历过许多地方。他能文善画,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
  补充:沈复(1763一1822),清代文学家。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人。60岁时,友人顾翰为他写了《寿沈三白布衣》诗,诗中说他无力买田去归隐,梦魂常绕吴门,思归故乡。不久去世。
  【互学互评】
  解题
  《幼时记趣》是从《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节选的。“闲情”:清闲、无拘束时的情致;“记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了童年生活的小故事,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精读课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