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7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0/5 19:13: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120字。

  山东省17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诗歌鉴赏
  1.(2015年山东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4分)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2分)
  9.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8.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   【解析】从字数句数方面来确定体裁。“卢橘花开枫叶衰”一句标明了时节。
  9.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出门何处望京师”显示了报国之情,“不为愁人住少时”抒了了忧愁苦闷之情。
  2.(2015年山东东营市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8.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
  答案:
  8.①具有不从世俗、坚忍不屈、忠贞不渝(或不畏春残、不惧秋寒、不为俗屈)的品性节操;②内在美与外在美共处一身。
  评分: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9.构思一:全诗紧扣“暮春”,写出了不同景物的不同特征。既合乎自然真实,又巧妙融入主观情感,新颖别致,浑然天成。
  构思二:所见与所感有机结合,“感”因“见”而生,写出了情感意绪的抑扬跌宕,曲折动人。
  写法一:反衬,以黄鸟春花之“改”反衬幽竹之“不改”,突出幽竹对“我”的钟爱及其坚忍不屈、忠贞不渝的精神品质。
  写法二:拟人,表现幽竹“待我”之情及“我”的怜竹之意,生动有趣而耐人寻味。
  评  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语  言:用“稀”“尽”“飞”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用“始”与之呼应,表现出失望之后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写出了意脉的转折。平中见奇,朴中出新。
  评  分:答对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3.(2015年山东东营市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8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