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500字。
扬州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入学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21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庇护bì 粗糙cāo 挣脱zhèng 白头偕老xié
B.狭隘ài 脑髓suǐ 纤绳qiàn 天梯石栈jiàn
C.濒临bīng 绯红fēi 咆哮xiào 渚清沙白zhǔ
D.桎梏gù 沉湎miǎn 牛虻méng 丰草绿缛r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谛造 抽搐 义愤填膺 饿殍遍野
B.枷锁 诀窍 食不裹腹 荒诞不经
C.愧怍 精湛 命运多舛 冲耳不闻
D.厮打 搭讪 坚苦卓绝 人事沧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在各地蓬勃兴起的旅游热中,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独树一帜,呈升温之势。
B.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中外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C.这里的瀑布有着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D.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3分)
A.“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诗经》和《楚辞》分别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B.中国儒家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C.《作为偶像》是东方卫视记者采访“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实录。从电视采访类型上看,这次采访属于“人物专访”,这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
D.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雷雨》从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来看,是一部悲剧;从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来看,是一部现代剧;从作品的容量、剧情繁简和结构看,是一部多幕剧。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任选6句)
(1)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2)祸患常积于忽微, 。 (欧阳修《〈伶官传〉序》)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5)同是天涯沦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
(6)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7)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8)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二.(56分)
(一)(8分)
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