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第五讲如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高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2.0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29 11:59: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7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75张,文字材料约8390+16920字。

  第五讲 如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Ⅰ 如何掌握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构思)四大部分。
  一、全面掌握13种修辞手法
  请说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拟人)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拟物、夸张)
  (3)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夸张)
  (5)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比喻、夸张)
  (6)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设问、借代)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偶、双关)
  (8)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精要点拨
  《考试说明》规定常见的修辞手法为: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有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比、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对于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主要修辞手法讲解部分见前面“仿写”内容)
  二、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主要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最主要的是描写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
  (一)描写
  描写讲究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等。讲究方法:多种感官结合,如常见的视听结合,从味觉、触觉入手等。讲究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虚实结合”放在“表现手法”中讲,这里重点谈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三种技巧。
  1.正侧结合
  精要点拨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
  2.动静结合
  精要点拨
  动静结合,是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以动写静(或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如王维《山居秋暝》中
  ……
  第五讲 如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Ⅰ 如何掌握古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技巧
  1.正侧结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鉴赏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绮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歌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司马相如是蜀人,这里用“绿绮”更切合蜀地僧人。“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蜀僧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此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意,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即《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典故,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后一句“馀响入霜钟”也是用典。“霜钟”出于《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音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列子•汤问》里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这都是乐曲终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馀响入霜钟”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