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28 21:02: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30个字。

  27   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 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3) 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 过程与方法
  (1)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 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美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 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 难点:《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 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指导朗读,力求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背诵课文;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齐背郦道元的《三峡》
  2、教师充满感情的导言
  同学们,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川,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不信,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
  (二) 走近作者
  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附:“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三) 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反复朗读课文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情况,疏通文意,提出认为比较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
  3、全班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
  (解释以下加点词,翻译粗字体句子)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