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 资源简介:
约3120个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2、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其蕴含的深义。
情感目标
感悟作品中人物对悲惨的历史悲剧的感悟与思考,认识战争到战争的残酷,激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文中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语句的含义,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
【教学难点】
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其蕴含的深义。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
1、课前充分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资料,选择专题进行探究。
2、文本学习过程重视对立比较法的使用。整个学习过程以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为主。
【学具准备】
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
PPT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想一想: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种称呼一般是出现在哪里呢?
的确,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样一声亲切的呼唤一般是出现在温暖的书信中,美好的诗歌中。但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声稚嫩的呼唤,也有可能是孩子们与爸爸妈妈最后的告别,是孩子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行文字,是孩子们的一句——遗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发生在70年前真实的历史事件。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6年10月21日,丧心病狂的德国纳粹对南斯拉夫一个温和的小城展开了毁灭性的屠杀。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有7000多名普通市民被活活杀死,而这其中还有300多位毫无反抗之力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唤就是——亲爱的爸爸妈妈。
(板书: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引文导读,积蓄情感。
1、引导学生明白引文的作用:点明文章的主旨。
2、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引文。
3、要求学生感情投入,齐读引文。
4、思考:从这段文字中你能发现萨特着重用哪句话,哪几个词表达自己的观感呢?
【明确】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关键词:沉重;美丽
(板书:沉重
美丽)
三、自由朗读,把握文章内容:感知课文中“沉重的记忆”。
(一)学生安静地快速浏览课文,在初步把握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思考:
【PPT明确问题】
1、本文中哪些是“沉重的记忆”?
2、为什么会让你感到沉重?请试着读出这种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