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让学生走上讲台,使课堂焕发光彩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江宁高级中学语文组 刘鸿
市场经济替代计划经济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就业也从“统一分配”转向了“双向选择”。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发展,在应聘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书面的呈报,更需要在与对方面对面的交谈时具有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较强的说话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说话,要能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美感,能起到打动、感染、折服听者的效果。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说话具有准确鲜明的思想,明晰生动的声音,自然悦目的神态。由此可见,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是必须经过训练和培养才能掌握的。
语文课无疑是训练说话能力的最好阵地。这不仅因为语文历来就提倡听、说、读、写全面练,还在于语文是一门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性学科。在新的形势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必须遵循“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原则,必须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以读带说,以述练说,以问导说,以写促说。
本着上述原则和训练方法,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上作了以下几种尝试。
一、课前三分钟,让位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许多语文老师用来进行说话训练的形式之一,介绍一本书,评价一则格言,或讲一个故事,或对某事发表看法等等。这样的方法是可取的,但容易被学生当作任务,演化为公式。
如何避免这种任务化、公式化的缺点呢?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目的,依据年级将课前三分钟演讲分为“自由演讲”、“命题演讲”、“即兴演讲”三个阶段。
高一新生刚从初中升上来,一时还无法适应高中的生活,往往羞于启口,这时当以“自由演讲”为主。所谓“自由演讲”,即不规定范围、题目、内容,自由发言,时间上不短于一分钟,不超过三分钟。自由演讲的目的就在于给学生说话的信心和勇气,消除他们的胆怯心理,让学生敢于走上讲台,勇于开口讲话。一般来讲,自由演讲应贯穿于高一整个学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