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ppt20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9 21:15: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8张,课件制作较为简洁,教案约5270字。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刚才大家按照要求在浏览论坛“感悟与感动”栏目)你们觉得,同学们摘抄的好句子有什么共同点?这些句子确实简练而富于哲理性,能够深化我们对人生的认识,说明你们很有眼光,知道史铁生哲思散文的精华所在。但是还有一些语句,它们单独拿出来看也许平淡无奇,可是一旦放回文中就熠熠生辉,你们注意到了吗?
  二、正课
  (一)理解内涵丰富语句,体会语境与表意之间的关系
  1.一个语境
  【幻灯】比如: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请学生读)
  【问】这句话就是一句极普通的叙事,客观地告诉我们母亲做了些什么。可是当你把它放回整段文字中再读,可能感受就不大一样了。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读)
  【明确】“无言”是母亲复杂矛盾心理的外化:母亲在情感上担心孩子,希望守着他、了解他、至少能默默陪着他,但在理智上又知道儿子不愿意,不接受、不需要,所以只能把苦含在心里。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无言”去体会文字背后的内涵,谈到了母亲内心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冲突,谈到母亲心中的苦(母亲的内心真实极苦的)。
  2.两个语境
  【问】仅仅局限于此吗?让我们把语境再扩大一些。
  【幻灯】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问】谁来转述一下母亲有多苦?
  【明确】每一层打击几乎都是致命的,层层苦难堆叠起来突显了命运强加给母亲的苦难的程度。这种手法我们应该似曾相识(《登高》
  【明确】唯一的儿子忽然截瘫了——无可替代——儿子不想活,找不到走向幸福的路——不能保证能找到路
  (儿子——唯一的儿子——已长到二十岁唯一的儿子——一个忽然截瘫了的已长到二十岁的惟一的儿子)
  【问】我们结合这段再去体会“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有没有新的感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