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测试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9/7 6:34:3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60个字。

  6别了,“不列颠尼亚”
  名校讲坛
  1.文体知识
  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一种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文体。特写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2.主题解说
  本文报道了英方撤离香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盛事,反映了中国人民渴望香港回归的爱国情怀和香港回归后的喜悦之情。
  3.难点攻克
  本文是如何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的?
  提示:本文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第一个场景: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二个场景: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第四个场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事件,四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一次升旗与三次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一百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4.结构图解
  导语英国统治结束
  港督告别仪式
  主体英管告别仪式
  交接仪式
  “不列颠尼亚”离港
  结束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5.学法点津
  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
  【典型例题】请结合课文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含义,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1)含义:①字面上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②深层含义是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香港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2)作用:“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流露出作者自豪、喜悦之情。
  【技法点睛】(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2)标题如果是比喻句,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3)分析标题的作用:①题目的新颖性。巧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②题目对揭示主旨的作用;③题目对流露作者情感的作用。
  6.拓展延伸
  有关香港的知识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国际重要的经济、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跻身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