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6430字。
《装在套子里的人》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契诃夫及其创作风格。
2. 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反动与黑暗。创设学习情境: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有一个装在套子中的人,他的“套子”是什么呢?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位特殊的人物。
学习任务:
1.查字典完成下列词语的注音和解释
契诃夫 降服: 辖制:
噩梦: 孤僻: 怂恿:
促狭: 筋疲力尽: 讥诮:
怔住: 怔忡: 滑稽:
稽首: 歹毒: 安然无恙:
2. 本文根据情节可划分为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一)
(二)
(三)
3.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思想性格?
4. 别理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藏在套子里?
5.全城的人为什么又都怕这个胆小如鼠弱不经风的人呢?为什么他能管制全城呢?
补充学习资料:
1.作者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末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和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法国的莫泊桑齐名,他们和美国的欧•亨利一起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其作品大多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采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病态,讽刺市侩的庸俗,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猛烈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事件里发现具有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他的小说简练朴素,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寓意深刻。其小说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投机善变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中篇小说《第六病室》抨击沙皇专制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