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导学案3
- 资源简介:
约24320字。附有《蜀道难》、《琵琶行》、《登高》《锦瑟》导学案。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2.感受爱斯梅拉达外貌美和人性美完美统一的形象,感受人性美的力量,理解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
3.欣赏并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衬托刻画人物的手法。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
鞭笞( ) 镂刻( ) 恫吓( ) 蜷缩( ) 黝黑( )
镣铐( )虫豸( ) 缄默( ) 箴言( ) 犄角( )
挟持( ) 耷脑( ) 抽搐( ) 懊丧( )
起劲( ) 蓄满 ( )
2.温馨提示:记住下列词语的意思。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缄默:闭口不说话。
3.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情节 围观群众的表现 伽西莫多的心理和行动
等待
出场
鞭刑
示众
讨水
喂水
预习反馈(小组合作交流)
质疑探究
1.课文花了大量的篇目描写围观群众对伽西莫多的嘲弄,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这些嘲弄分为几种类型?反映了群众怎样的心态?又反映了怎样一种人际社会环境?(温馨提示:截取嘲弄的有关语言,归纳类型,分析群众的心理,概括出社会环境,最后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答:
2.伽西莫多所犯的罪和他所受到的肉体和精神的惩罚是否相应?这又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环境?
答:
3.伽西莫多在受刑的时候,完全可以说出受克洛德指使的真相,但是他没有说,看到克洛德走向刑场时,他的表情先是“微笑”,后是“黯然”,请你分析人物的心理。这个细节描写也反映了克洛德怎样的为人?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