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乃斯的马》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8/27 21:13: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巩乃斯的马》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笔下马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及其所体现出来的进取精神,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感。
  3、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学习时间】2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畸( jī )形   龇( zī  )牙    滑稽( jī  )     脖颈( gěng )
  笨拙( zhuō ) 颠簸( bǒ )     鬃( zōng )毛   牝( pìn  )马
  马驹(  jū  ) 穹( qióng )庐  毡( zhān )房    倏( shū )忽
  悲怆( chuàng)后裔( yì )    叱咤风云( chì )( zhà  )
  2.搜集一些关于马的诗歌、熟语或故事,谈谈你心目中的“马”的形象。
  韩愈《马说》   臧克家《老马》  老马识途  天马行空  龙马精神
  关羽的赤兔马  项羽的乌骓马   秦琼的黄骠马
  3、识作者、知背景
  周涛,1946年生,军旅作家,山西潞城人。1956年入新疆,现为兰州军区创作室一级作家,新疆作协副主席,著有《游牧长城》、《稀世之鸟》等散文集。
  写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运动,当时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边疆、农场去生活、劳动,而1970年,作者周涛也来到巩乃斯草原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文革”间上山下乡的知青共1600多万人,一代人的青春被集体荒废,作者身在此列。当时社会政治气氛压抑,人人自危,正常的社会生活被严重异化,人们内心压抑而痛苦。
  二、理思路
  1、说说作者的思路:
  ——比较引出——描写抒情——联想议论
  2、按此思路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说出各部分的大意。
  ①(1-3)通过比较,指出“马”是“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
  ②(4-17)通过两个马奔的典型场面,表现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