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四首》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3810字。
《外国诗歌四首》 学案
作者简介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出身贵族。俄国近代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高尔基称他为“俄国文学之始祖”。从小受文学熏陶,15岁开始公开发表作品。18岁在黄皇村中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的充满激情的诗篇。1820年到1826年两次被流放,1837年在决斗中被杀害。他的诗感情真挚,语言晓畅,风格优雅,洋溢着明朗、健康的情绪。其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其主要作品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小说《上尉的女儿》,历史悲剧《鲍利斯•戈东诺夫》,长诗《茨冈》、《青铜骑士》等。
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泰戈尔出生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素养的家庭,15岁在杂志上发表第一首长诗《野花》,获得好评。1877年写出第一篇短篇小说《女乞丐》。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泰戈尔在印度的加尔各答市逝世,享年80岁。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但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其重要作品有诗集《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飞鸟集》、《吉檀迦利》、《爱者之礼物》、《歧道》,剧本《牺牲及其他》、《邮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环》,论文集《生之实现》、《人格》,杂著《我的回忆》、《饿石及其他》、《家庭与世界》等。
呼唤雪人的希姆博尔斯卡
希姆博尔斯卡,波兰著名女诗人。生于波兰波兹南省克尔尼克县布宁村,曾在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攻读波兰语言文学和社会学。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歌在形式和风格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态势,想象力丰富,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我们为此而活着》、《向生活提问》、《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各种情况》、《大数字》、《桥上的人》和《结束和开始》等。
幸运的旅客——沃尔柯特
沃尔柯特,西印度群岛文学家。他有英国、非洲和荷兰血统,会英语、克里奥耳英语和克里奥耳法语(本地土语)、以及西班牙语,使用英语写作。他在多种文化交错下成长,然而他的国家——1979年才获得独立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使沃尔柯特成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精神“分裂”者和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诗风上,沃尔柯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