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br>
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名句(12分)<br>
○1春蚕到死丝方尽, 。<br>
○2 ,映日荷花别样红。<br>
○3足蒸暑土气, 。<br>
○4无可奈何话落去, 。<br>
○5 ,白发谁家翁媪。<br>
○6 , 风正一帆悬。<br>
○7山随平野尽, 。<br>
○8月落乌啼霜满天, 。<br>
○9出淤泥而不染, 。 <br>
○10学而不思则罔, 。<br>
○11 ,随君直到夜郎西。<br>
○12天街夜色凉如水, 。<br>
2、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br>
○1( ) 欠 ○2脍( ) 人口 <br>
○3 阔 ( ) ○4言简意 ( )<br>
3、 文言加点字解释(2分)<br>
○1政通人和 ○2影布石上 <br>
○3尉果笞广 ○4忍能对面为盗贼 <br>
4、下面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br>
A、因为小明学习进步,老师表扬了他,小明对同学说:“大家不要妄自菲薄,你们一定能超过我。”<br>
B、这部贾平凹的新书,文质兼美,引人入胜。<br>
C、今年夏季天气较为凉爽,可是家电市场却火暴异常,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br>
D、入夜,宜城人民路上华灯齐放,流光溢彩。<br>
5、选出对古诗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br>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两句夸张的描写了木兰赴战的矫健雄姿,“若飞”极言行军速度之快。<br>
B、《天净纱-秋思》这首元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br>
C、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操,词赋予大自然诗情画意和勃勃生机。<br>
D、“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写诗人若有时间乘夜色出游,恐怕没有时间柱着拐杖来敲他们的门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