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840字。
⑤古诗赏析专题训练(中考必备之十)
1、《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①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②烛,却③话④巴山夜雨时。
注:①君:指作者的妻子王氏。 ②西窗:即西屋,作者夫妻居住的屋子。 ③却:相当于“还”。 ④话:叙说。
①、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B 本诗开篇点题,说明这是以诗代信的寄人之作。
C 第2句写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诗人的处境。
D 何当“二字照应”“归期”,表明了诗人盼望回家的急切的心情。
E 第2、4句中“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一种回肠荡气的情致,第4句补充,丰富了第2句的内容。
②、从第2句看,妻子问诗人“归期”,说明了妻子盼夫归家的心切,而诗人的“未有期”,则说明了
③、设想一下,将来夫妻秉烛夜谈时,可能谈些什么(用3个“也许……”写一组排比句)
2《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①、诗的作者王安石, (朝代)文学家,为了富国强民缓和阶级矛盾,曾积极推行变法,遭到保守派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
②、诗的三、四句,形象地揭示了 的哲理。
③、诗的一、二句,采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飞来峰山势雄伟,应天塔 的特点
④、“浮云的意思是 ,在诗中指 ,最高层隐含的意思是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①、诗句地一句点明的时令是( )
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②诗的第二句可知王昌龄被贬官去龙标的路上李白( )A、在场 B、不在场
③诗的三、四句借月传递人情,是古人怀远寄情的特殊表达方式。选出下列诗句中符合这种表达方式的诗句是(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情怀近酒家。
④诗的后两句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对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 B、“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第三、四句写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5、《杨柳枝》(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①用正楷或行楷抄写诗句。②诗中整体写柳树之美的句子是 ,用了比喻的句子是 。③诗人在咏柳的同时,还表达了
思想感情。
6、下列诗句中反映我国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
A、萧鼓追随村社近 B、闲来垂钓碧溪上 C、沙场秋点兵 D、零丁洋里叹零丁
7、下列语段中填入最适当的诗句是( )
春天的大地到处都是生机勃勃,花园路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彩缤纷,真奇斗妍,真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 B、映日荷花别样红 C、百般红紫斗芳菲 D、乱花渐欲迷人眼
8、《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