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课时,约7000字。
岳 阳 楼 记
教学目的
一、积累词语。
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
(动词)谪、属、把
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
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皓月千里、心旷神怡、先忧后乐(先天下之忧百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理解句意。
“得无异乎?”(反问句)
“吾谁与归?”(变序句)
“则有……者矣。”(长定语句)
“其必曰……乎。”(表示揣测语气的陈述句)
三、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不仅立意高远,而且文采斐然,句式于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体会文章的特点,并在思想上受到教育。
二、倡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以情致导
文以人传,人以文传,一篇《岳阳楼记》使范仲淹不朽。自古以来为楼写记多难脱俗,一篇《岳阳楼记》却如春风拂面。岳阳楼的几落几起,洞庭湖的波息波惊,与人世间的王朝更替、宦海风涛、人生旅途何其相似!范仲淹虽身处逆境却心怀天下,他登临微微岳阳楼,放眼八百里洞庭,道出了震憾古今的心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岳阳楼记》。
二、简介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城西,飞檐画栋,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这座建筑物,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被誉为楚地三大名楼。
三、交流课下搜索的有关岳阳楼的资料
1、唐代名人笔下的岳阳楼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
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2、最长的对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具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言,问谁领会得来?
3、写岳阳楼的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四、通过查资料和工具书,自读课文。
要求:第一步:参阅书下注释和查工具书,读准字音。
第二步:动手试着标出文章的句读。
五、教师指导句读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讨论:“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
六、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七、指名示读,评析,指正。
八、全班齐读。
九、作业:课后练习读课文,做到读准、读流畅。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学生的练读情况
1、抽读。
2、齐读。
二、释词通意
1、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疏通文意,标出疑难词句。(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讨论疑难词句。
3、默读课文,思考:
(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