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360+3490字。
第三专题 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
1.请仔细阅读“走进现场”材料,说说材料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2.“透过现象发现本质”中的材料,从正面理解表现了什么?从反面理解表现了什么?
3.《劝学》中的话,为什么用在人的培养上就可怕了呢?
4.《在路上》的构思立意新颖之处在哪里?
5.根据审题和立意的一般要求,请点评《寻觅》和《用哲学的眼睛寻找真理》这两篇文章,说说有哪些长处和哪些不足。
1.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积极地思考,冷静地分析,善于质疑,透过现象发现问题的实质,然后确立作文的立意。例如:阅读下面寓言《乌鸦喝水》,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只乌鸦口渴极了,很想喝水。它看见了一只水壶就飞过去。壶里水很浅,乌鸦伸长了脖子也喝不到。后来它想了一个办法,用嘴衔起小石子,扔到水壶里,一颗颗小石子沉到水壶底,水渐渐升起来了。“啊,”乌鸦快活地说,“我喝到水了。”
这则寓言故事,透过乌鸦喝水的现象,解释蕴涵的本质。它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动脑筋,想办法,然后努力不懈地去克服困难,终究会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我们可以取其本质,作为文章的论点。
2.推敲词句法
审题立意,贵在既有深度又有高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例如: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高尔基《花——致M.A.彼什科夫》:“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只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愉快的。那时候,你会感觉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
……
3 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练习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立意过程。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啪嚓”的一声,瓦缸摔成了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地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请指出例文中扣住了材料中的哪些内容来写作。
材料: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例文节选: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从模仿他人开始的,当自己有了创造性思想的时候,那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我们身边有无数的效仿对象,我们可以模仿“小沈阳”发出“hang”这样的语调,但我们模仿不了他演出的内核。只关注形式的模仿而忽视其内在,是很可悲的。
模仿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上的,我们还要树立独立的意识。记得俞正声书记在人大会议上说:“为什么上海出不了一个马云?”我想关键在于上海缺乏点独立思考的意识。前不久的松江之行使我深感上海先民们的创新意识:广富林虽属于河姆渡文化的一部分,但兼容并蓄其他文化。我们除了要模仿先进的理念之外,更要有所创新和创造,南京路上高挂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句话始终记在我的脑海中,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一丝动力!
没有创新,只会限制我的思考力,成为应试教育下的奴隶!
3.阅读下面作文题,写出你的审题分析过程。
(1)电视剧《老大的幸福》中有一句耐人寻味的歌词:“幸福就是毛毛雨……”人们对这句歌词议论纷纷。
甲说:“幸福要像毛毛雨,无处不在的话,不是什么好事。”
乙说:“只要心里高兴,吃窝窝头都是幸福,毛毛雨说来就来!”
丙说:“我记得从前有一首歌叫‘幸福不是毛毛雨’,歌词是‘毛毛雨啊毛毛雨,你是多么可爱,啊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