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说》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350+54480字。
童心说
1.连线作者
李贽(1527—1602),明代卓越的思想家、文学批评家,原姓林,名载贽,后改姓名。字卓吾,又字笃吾,号宏甫,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曾任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员外郎等职。认定六经以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只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并非“万世之论”。其哲学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主张重视功利。坚持“心外无物”,继承并修正王守仁的“良知”说,提出 “童心”说,主张保持“童心”。李贽的思想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因此触怒了地主阶级当权派,屡次遭到迫害,最后自杀于狱中。文学方面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当时颇有影响,曾评点《水浒传》。著作《焚书》《藏书》等。
2.整体感知
《童心说》收在《焚书》卷三,是李贽的一篇著名文章。本文的主旨是对人们丧失本真自我,对后天习染等蒙蔽纯净本心的现象进行猛烈抨击,主张人应该保持童心,保持本真自我。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
……
童心说练习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丑:厌恶、憎恨。
B.非内含以章美也 章美:文章华美。
C.矮人何辩也 矮人:见识少,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
D.药医假病,方难定执 定执:固定不变。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B.龙洞山农叙《西厢》
C.以假事与假人道 D.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B.决定目之为经矣
C.便失却真人 D.则政事无根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B.而事假事,文假文乎
C.决定目之为经矣 D.随其所见,笔之于书
5.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夫童心者,真心也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D.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6.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填空。
李贽(1527—1602),中国________代后期思想家。字卓吾,号宏甫,又号__________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晋江)人。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