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史记》专题综合练习:专题四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7/24 18:25: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60字。

  专题四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一、什么是被动句
  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当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时,即是主动句;当主语是动作行为的遭受者、承受者时,即是被动句。在这一点上,文言被动句与现代汉语被动句是相同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在于构成方式。它有三种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但也有两种与现代汉语相同。
  二、被动句的常见形式
  (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
  1.“于”字式: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如:
  ①内惑于郑    △袖    △,外欺于张    △仪    △。(《屈原列传》)
  ②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    △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2.“见(受)”式,用“见”或“见……于……”或“……为所……”表示被动。如:
  ①吾长见笑于大    △方    △之    △家    △。(《秋水》)
  ②信而见疑。(《屈原列传》)
  3.“为”字式,用“为”或“为……所……”表示被动。如:
  ①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    △党    △ 所笑。(《报任安书》)
  ②为天下笑。(《屈原列传》)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4.“被”字式,用“……被……(所)”表示。如:
  ①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5.无标志式(意念式),动词本身在一定语境中表示被动。如:
  ①予羁縻不得还。(《指南录后序》)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三、被动句的辨识
  辨识被动句,既要从形式上考虑有无被动词,又要从内容上辨析主语是不是受动者。有时单从形式上看,不能解决问题。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中“见”表被动,而“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见”则偏指我;“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中前“于”表被动,后“于”表对象。因此,更多地从上下文来考虑,即整体把握全句,从主动者和被动者的关系定位上去寻求突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