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小题,约13330字。
江西省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2015•江西省)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勾当(gòu) 恻隐 忍俊不禁(jìn) 妇儒皆知
B.归省(xǐng) 愧作 戛然而止(gá) 销声匿迹
c.藩篱(fān) 瑟索 锲而不舍(qiè) 月明风清
D.枯涸(hé) 技俩 顶礼膜拜(mó) 无可质疑
1.【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正误的辨识。A项中的“忍俊不禁(jìn)”中的“禁(jìn)”应为“(jīn)”,“妇儒皆知”中的“儒”应为“孺”;B项中的“愧作”中的“作”应为“怍”,“戛然而止(gá)”中的“戛 (gá)”应为“戛(jiá)”;D项中的“技俩”中的“技”应为“伎”,“无可质疑”中的“质”应为“置”。
【答案】C
(2015•江西省)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运用正误的辨识能力。吹毛求疵在这里是贬义词,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和文本聂老师认真矛盾。
【答案】B(2 分)
(2015•江西省)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
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3.【解析】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识能力。B 项中“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删掉其一即可。 C 项中缺少宾语的中心语。添加“……的全过程” 知心法:“谓语后 带长串宾,一般残缺宾中心” D 项中“溺爱”一词本身就已经有”过于”的意思,与前面的“过于” 构成重复的语病。
【答案】A
(2015•江西省)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须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淡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 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4.【解析】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的能力。先找首句, 第4句是总起句,它说了谈天和说故事两个方面,按次序先说“谈天”,故选择第5句,排除C、D两项。再来看“说故事”,此内容中有个因果关系,为何要“终抓住听众的兴趣”,是因为听众注意力难以集中,那么如何“抓住听众的兴趣”呢,要有方法,“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按此应该为③①②
【答案】B
(2015•江西省)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语文学习要注重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能盖得高吗? 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是否盖得高?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选项 B 的意思正好与划线句相反,选项 D,是选择疑问句,没有明确表态。选项 C,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