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的调整》同步检测
- 资源简介:
约8910字。
同步检测十
第一节 整体的调整
一、写法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坦然看生活
余秋雨
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0,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说是这小城里生活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不便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伟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
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1.选取合适的切入角度是一篇文章成功的关键。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开头并没有泛泛地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是从一些人对生活的看法写起,谈谈你对这种开头方式的认识。
2.写作中对于自己想要表达的意图一定要进行充分说明,这样才能使读者信服,实现写作的初衷。研读本文论述的主体部分,作者是如何多层面、多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对于“坦然”,你有着怎样的看法?作者写出了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你认为除了这三种,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请仿照文章写法,写出“坦然是……”,然后用一个合适的事例来证明。
答案:1.开头联系实际,写出了实际生活中某些人对于生活的消极态度,现实感很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入思考,同时也是为文章树立了一个批判的靶子,自然地引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截然不同的认识:活着真美丽。这其中就暗含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
2.作者把“坦然看生活”巧妙分解成了三个部分——“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这三部分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然而又是很常见的生活状态,作者还由此串联了三个互相补充的小故事,通过故事中人物对于生活的反应从不同侧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而又中心明确、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