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00字)
几种简单的记叙文的写作模式
教学内容:
点染式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几种技巧的介绍及应用
教学难点:
点染技巧的运用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 演绎归纳 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2-4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
“点染”,《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可见,“点染”也是修饰文章的一种方法,通过它,可使文章“更上一层楼”。
在作文阅卷中,我们常常会碰到两类情况:一类是有的文章尽管内容平常,但打了高分;一类是有的文章内容不俗,但却打了低分甚至不及格,细推详究,才发现差别就在是否具有一个字:“蕴”,通俗地说,后者文章有些“白”了。“文无理不立,情无蕴不张”,对后者我们倍觉可惜:要是能再增加些“内蕴”就好了。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一本有正确方向的读物,如果写得有艺术性的话,它的作用就会增加一百倍。”如果说文章是船,内蕴是帆,那么“点染”就是风,因为船须借帆进,帆需凭风劲,文章才能劈波斩浪,“蕴”行水上。
文章中可“点染”之处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依据笔者实践,
借助主体之外的具象、语言、故事、人物、意象、细节、镜头等采用象征、隐喻手法对文章的形式进行“点染”,一样可以收到增强内蕴的效果。
那么,如何对文章进行“点染”呢?略述如下:
技法点拨一:取一个具象的不同阶段的特征——垒起内蕴的道道"风景"。
平凡的事物一旦被细心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便具有了特殊的艺术魅力。(为方便阅读,笔者将所点染内容随原文一并推出。)
例文一: 围墙,你说……
(点染一) “三儿,东边大婶家开始砌围墙了,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爸送你上学。”
1999年8月28日,我怀着对高中生活无比憧憬的心情登上了驶向五中的客车。可在进教室的一刹那间,却发现那么多异样的眼睛在盯着我。因为大热天,我却穿了件呢绒褂子、一双靴子,连我自已都觉得滑稽可笑,再加上我长的有些离谱。回到位桌时,同桌在窃窃地笑——是讥笑,可这不怪我,因为半小时前还雷声轰鸣。“我是一个小丑,使人开心的小丑。”这是怎样的滋味啊!这是怎样的同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