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声声慢》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0240字。
词别是一家
虞美人 声声慢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本板块“词别是一家”共有四篇阅读材料:《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四首词,按时间顺序编排。由于课程进度安排较紧,故每两首词放在一节课内教学。教授顺序可以按教材安排的顺序,这样能让学生较清楚地了解词的发展脉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调整。本设计分别把《虞美人》和《声声慢》、《蝶恋花》和《雨霖铃》放在同一节课内教学。原因是李煜处在词史开端不可规避,另外学生强烈要求上《声声慢》,可能对李清照仰慕已久,并且二李确有共通之处;而晏殊与柳永处在同一时代,代表当时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拿来对比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词的多姿多彩,领会“词别是一家”的要义。《虞美人》和《声声慢》的两位作者都经历过大悲大痛,看过国破家亡,也都是“不知情之所以,一往而情深”的感性词人。所以学习他们的词,主要采用多读多诵、互相交流探讨的方式,从而深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思路方法
两首词的学习,重点在于体味其中流转缠绵的情感,以及欣赏词人表现情感的独特的手法。让学生在提高诗词鉴赏能力的同时,心灵得到陶冶。
优秀的作品往往只通过文字便能够营造一种动人的风景,或表达一种细微的情感。所以课文研究当是课堂的主角。当然也可以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手段。如听课文配乐朗诵,为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反复朗读,充分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课前可以让学生预习准备:
1.通读《虞美人》和《声声慢》。
2.初步了解李煜、李清照生平。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词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两位词人的生平故事。通过分析意象等方面透过字面,品味词中表达的深层情感。欣赏词作的表现艺术,感受词的艺术魅力。
2.体会两词在表达上的高超技巧,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作文构思水平。体悟词中的情感。
3.引导学生发现词作中所流露的情感缺憾,培养学生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
教学设计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过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我们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两首词,我们一边背就一边强烈地感觉到那铿锵字句中一股豪壮的气势,何等的潇洒!然而,还有一种词却跟这两首词完全不一样。这些词像一首首小夜曲一样婉转悠扬,让你深深沉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这样的婉约词作,请大家翻开课本。
名言导入
有一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有时确实是这样。有一个人,成不了好皇帝,国家在他的手上败亡;然而国家败亡却使他成为了一个好词人。而另外有一位,也经历过亡国之痛,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这两位词人是——李煜和李清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位词人的代表作《虞美人》与《声声慢》。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1)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