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关注社会(单元检测).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议论文(单元检测).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三单元--小说(2)(单元检测).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检测).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综合检测(全书).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4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课时)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课时.doc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2课时)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2课时.doc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 拿来主义(2课时)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2课时.doc
│第二单元 第6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7课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2课时)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2课时.doc
│第二单元 第7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二单元--第8课 米洛斯的维纳斯(2课时)
│第二单元 第8课 第2课时.doc
│第二单元 第8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0课 阿Q正传(节选)(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0课 第2课时.doc
│第三单元 第10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1课 变形记(节选)(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1课 第2课时.doc
│第三单元 第11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2课 失街亭(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2课 第2课时.doc
│第三单元 第12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13课 棋王(节选)(2课时)
│第三单元 第13课 第2课时.doc
│第三单元 第13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4课 孔孟两章(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4课 第2课时.doc
│第四单元 第14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5课 劝学(节选)(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2课时.doc
│第四单元 第15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 过秦论(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6课 第2课时.doc
│第四单元 第16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师 说(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7课 第2课时.doc
│第四单元 第17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8课 晏子治东阿(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8课 第2课时.doc
│第四单元 第18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9课 谏太宗十思疏(2课时)
│第四单元 第19课 第2课时.doc
│第四单元 第19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1课 时评两篇(2课时)
│第一单元 第1课 第2课时.doc
│第一单元 第1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2课 论“雅而不高”(2课时)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2课时.doc
│第一单元 第2课 第1课时.doc
└─粤教版语文必修四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一单元--第3课 呼唤生命教育(2课时)
第一单元 第3课 第2课时.doc
第一单元 第3课 第1课时 .doc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扰民(yōu) 称心(chèn)
烙印(lào) 相形见绌(chù)
B.档次(dànɡ) 破绽(zhàn)
桑梓(zǐ) 不落窠臼(kē)
C.确凿(záo) 底蕴(yùn)
隽永(juàn) 歌声粗犷(kuànɡ)
D.瑕疵(cī) 氛围(fèn)
惬意(qiè) 针砭时弊(b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家乐福被罚只是对跨国大企业正本清源的一个开始,中国没有“超国民待遇”,法律法规面前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B.多国战机陆续集结,而利比亚空军力量相形见绌,预示着将在空战中处于劣势。
C.由于生活艰难,一家人穿的衣服捉襟见肘;但由于母亲的能干,一天也能吃上三顿饭。
D.因为经营不善,商店关门后,他灰心丧气,整日无所适从,四处游逛。
3.下列语句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间月半,天上月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人们寄托祝福、共享天伦的日子。
B.按照他们的理念,即使贵为国王也只能在法律之下,也不能干涉司法。
C.要解决“雅而不高”的问题,就得增强文化底蕴入手。有了底蕴,不着意为雅而自雅。
D.造成青少年虐待生命现象的原因,是与我国生命教育不够有关。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呢?
②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③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的综合体。
④不容否认,网络文化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单纯强调任何
……
第三单元 小说(2)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惶悚/怂恿 口讷/呐喊 穹顶/琼浆
B.思忖/肘子 虫豸/稚气 重听/伯仲
C.暴殄/义诊 穿凿/作坊 偏裨/裨益
D.弑君/擦拭 敌忾/气概 垓心/核心
2.下面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18岁的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不负众望,赢得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比赛金牌。心直口快的周洋不忘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之恩,对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说,拿了金牌可以让父母生活得更好一点。她的回答受到中国体育官员于再清的批评: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但网民们特别是年轻网民对于再清批评意见的指责却不绝如缕。
A.不负众望 B.心直口快 C.含辛茹苦 D.不绝如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朝鲜半岛韩朝争端问题上,我们一贯信奉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的主张,并经过各个渠道坚持不懈地做了朝鲜半岛双方和有关各方的工作。
B.近三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居高不下,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这给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C.在过去的59年中,亚运圣火一路相传,见证着亚洲人民为了地区发展、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而作出的不懈努力,见证着亚洲前进的足迹。
D.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出台新的学前教育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公共经费投入,甚至把许多原属于政府管理的大楼拿出来办幼儿园。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外来文化的到来,给自己的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有助于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外来文学的进入也毫无例外地影响着本民族作家的创作,因为外来文化的优质东西,将有助于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作家必须高度重视外来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①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②提高自己作品的创新份量 ③为本国文学带来新的审美思想和风格 ④在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创新中融入一种新的文化力量 ⑤形成更完善的文化知识结构和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A.①⑤③②④ B.①⑤④②③
C.②⑤③①④ D.②⑤④①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年至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
……
第一单元 关注社会
第1课 时评两篇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渊源( ) ②动辄( ) ③潜力( )
④酽酽( ) ⑤阖家( ) ⑥奢华( )
⑦咋舌( ) ⑧逾越( ) ⑨问津( )
(2)多音字
①烙印 炮烙 ②授予 予取予求
2.辨形组词
(1)扰 拢 珑 (2)烙 络 洛 (3)咋 昨 柞
3.词语释义
(1)潜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匪夷所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以为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鸣锣开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视同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法制”与“法治”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法治”,动词,依据法律治理。
例句:①我们的国家是一个________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青少年学生要加强________观念。
(2)“权利”与“权力”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权力”含义有两种,一种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国家权力;另一种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即职权,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例句:①公安机关具有侦破案件、适当限制嫌疑人自由的________。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________。
一、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找出两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及其在文中的位置。
篇 目 中心论点 位 置
《车队与红灯》
《月饼消费
要讲文明》
二、深层探究
《车队与红灯》
2.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3.作者引用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4.正确理解“国王在万人之上,但是在上帝与法律之下”这句话的含意,说说它在评论中起什么作用。
……
第2课 论“雅而不高”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剔牙( ) ②破绽( ) ③扭捏( )
④时髦( ) ⑤底蕴( ) ⑥匮乏( )
⑦桑梓( ) ⑧矫揉造作( ) ⑨相形见绌( )
(2)多音字
①滑稽 稽首 ②作坊 作息 ③空调 空额
④露脸 败露 ⑤应届 应聘
2.辨形组词
(1)渐 惭 (2)揉 糅
(3)扭 纽 (4)协 胁
3.词语释义
(1)扭捏作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解之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捉襟见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矫揉造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形见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陈规”与“成规”
“陈规”,过时的、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成规”,现行的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
例句:①墨守________、不愿改革的人,必将被时代淘汰。
②封建迷信的________陋习必须废除。
(2)“风尚”与“风气”
“风尚”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有时包括思想、精神、道德品质在内),多用作褒义词。“风气”着重指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例句:长期以来,官员攻读博士学位已成为一种________,而弄虚作假的官员读博________,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腐败行为。
一、初步感知
……
第3课 呼唤生命教育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皈依( ) ②虐待( ) ③凸显( )
④销蚀( ) ⑤殊不知( )
(2)多音字
①难怪 灾难 ②角度角色
③创伤 创办 ④教书 教训
⑤间接 间不容发 ⑥不禁 禁止
2.辨形组词
(1)憾 撼 (2)销 消
(3)胁 肋
3.词语释义
(1)皈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所适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针见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义词辨析
(1)“基于”与“鉴于”
“基于”只相当于“根据”之意。“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后接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
例句:①________上次失败的教训,这次活动一定要安排周密。
②________以上理由,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2)“敬畏”与“敬重”
“敬畏”是指敬重并畏惧,多用于神圣的事物,如生命、大自然等。“敬重”是指恭敬尊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的态度。
例句:①王老师德高望重,业务能力很强,教学成绩突出,同事们对他很________。
②在大自然面前,人们要常怀________之心,去呵护关爱她。
一、 初步感知
1.什么是生命教育?它表现为哪几个层次?(阅读第8自然段)
问题 答 案
生命教育
表现层次
二、深层探究
2.题目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同样的句子还出现在文中哪一段?
……
第17课 师 说
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嗟乎( ) ②句读( ) ③或不焉( )
④巫医乐师( ) ⑤郯子( ) ⑥苌弘( )
⑦师襄( ) ⑧老聃( ) ⑨李氏子蟠( )
⑩贻之( )
(2)多音字
①无长无少 长短 ②传道受业 六艺经传
2.词语释义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出人也远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读之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句填空
(1)师者,______________。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2)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
(3)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__________,而耻学于师。
(4)爱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惑矣!
(5)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一、初步感知
1.实词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师焉,或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从而师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是故无贵无贱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